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

请稍候,正在加载页面……

详情

首页法院党建廉政建设详情

75+寻找老政法精神│朱明来:扎根法庭,做为百姓弯腰的“暖心人”

发布日期: 2024-09-30 浏览次数: 331

朱明来,女,1967年5月出生,现任六合法院速裁审判庭员额法官。曾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优秀法官”;被省法院评为“全省优秀法官”“全省涉诉矛盾化解先进个人”;被授予江苏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南京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summernote-img

自1988年9月调入六合法院工作的三十余年的审判生涯里,朱明来始终身处法庭审判第一线,她身上仿佛天生就有一种魔力,再棘手的案子,到了她手里,一件件都被化解,情绪再激动的当事人,凡是和她打过交道的都会感受到她的亲切,把她当成贴心人,当成自家人。

她,把伤残小姑娘的事“管到底”summernote-img

那是一起在诉讼程序中几经波折辗转的道路交通案件。这个案件交到朱明来手中的时候,距离第一次诉讼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多。这期间,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的责任比例历经多次变更,受害方家属多次情绪激动地到有关部门上访施压,双方当事人的关系剑拔弩张。

这次事故不仅造成一位13岁的未成年少女三级伤残,也让她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但因为这次事故是受害方主责,被告觉得自己无辜受灾却还要赔偿对方着实冤屈。因此就超出保险范围外的民事赔偿部分双方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积怨越来越深。

在受害人居住的出租房,看到狭小的屋子仅能支起一张单人床供小姑娘卧床养病,朱明来立刻感受到了这个不幸家庭当下的艰难处境。从那时起,这个小姑娘的事便由朱明来“管”了起来。

朱明来耐心倾听孩子家人对生活艰辛的抱怨,满怀同情地为她们拂去心酸往事的积尘。一方面排解其心中的郁闷,另一方面从法律的角度为其分析现实的状况,并不失时机地从情、理、法的角度对双方进行明理释法,分析利害关系。

多次耐心调解起到了效果,女孩渐渐不再哭泣,信服地倾听朱明来的建议,迷茫的眼睛也开始重新闪动起希望的光。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为此女孩非常感激朱明来,还在养病的她特意手写了感谢信送到了法院,夸朱明来是人民的好法官。

用朱明来法官的话说:“手中的审判权是人民给的,老百姓大多是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求助法院的,这一线希望常常脆弱得经不住一丝风吹,更要格外小心呵护。”

她,把不可能变成可能summernote-img

“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在为当事人服务的过程中,朱明来不仅是一个好人,更是一个公正的人,满腔热诚的人,不怕邪恶的人,不怕麻烦的人。

陈娟是一起离婚案件的当事人。婚后因受不了打骂,先后两次起诉到法院要求离婚。第一次开庭当天,男方家来了一辆拖拉机,带着十几个人,还没开庭就直接把她给抢走了。第二次因为家暴起诉开庭,男方家里又来了很多人,女方见状吓得连法院的大门都没敢进,案件只能按撤诉处理。这是第三次起诉,案件交到了朱明来手上。

当她带着书记员来到陈娟丈夫的住处,刚说明来意,男方就开始咆哮:“你算老几?法官了不起?法院也管不了我的家务事!敢判离婚,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见此情形,朱明来义正词严地警告他:“今天我们是来了解情况的,也想听听你对婚姻纠纷处理的意见,不是来听你恐吓法官的……”

在她严厉的呵斥下,男方僵硬的表情中竟闪过一丝慌乱。之后,朱明来又陆续走访了他们的邻居、社区网格员、村委会了解情况,经调查了解证实女方所言非虚。

开庭前几天,陈娟焦虑得一天给朱明来打好几个电话,发好几条信息,其中最让她忧心的就是怕开庭当天男方家来人太多,而她孤立无援。朱明来耐心宽慰她法院会做好安保工作,让她不要担心。开庭当天,朱明来提前安排法警站在路边维持秩序,并建议女方坐外地牌照的车进入到法院。开完庭,又安排协调警车护送他们。

庭审结束后,考虑到男方性格偏执暴躁,为了避免矛盾激化,防止婚姻家事矛盾衍生出刑事案件,朱明来决定与男方谈谈。朱明来从拉家常开始循序渐进,慢慢放缓了对方的情绪。他拍桌子时,朱明来就起身给他倒茶;他埋怨女方的不是时,朱明来就耐心倾听;他夸赞女儿懂事时,她就表示肯定。等他情绪稳定之后,朱明来跟他讲述了女方边带孩子边打工维持家用,同时还要照顾老人的委屈,告诉他暴力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将亲人越推越远,触犯法律还会受到惩处,甚至招来牢狱之灾。最终,男方被朱明来的无畏和坚持所感动,终于低头,同意接受法院的离婚判决。

她,把自己当成一块“磨刀石”summernote-img

基层法庭,身处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第一线和化解纠纷的前沿阵地,面对的是各式各样的当事人、各种复杂对立的矛盾以及家长里短的琐碎。朱明来始终认为,只有让老百姓把心里的委屈倒出来,才能把法律思维贯彻进去,才能走进老百姓的心坎里,进而公正高效地处理各类矛盾纠纷。

朱明来办理过一起“返还不当得利”案。当事人龙大娘的眼睛属于一级残疾,生活不能自理,2009年刘某经人介绍到龙大娘家做钟点工,双方自此相识。刚开始双方相处得非常融洽,刘某照顾龙大娘尽心尽力,龙大娘除按时足额支付刘某工资外,还时常给予刘某额外的经济帮助。随着关系的日渐亲密,龙大娘索性将自己的房屋出售,随刘某一起搬入刘某女儿的家中共同生活。但2018年3月双方因为一些琐事发生矛盾,龙大娘趁刘某的女儿熟睡之际,用花盆击打其面部,致其受伤。

之后,龙大娘向六合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刘某及其女儿返还不当得利95万元。开庭时,原、被告都觉得自己很委屈。对原告龙大娘来说,短短几年时间,一百多万就被被告骗光了,后半生不知如何度过。对刘某来说,几年来自己付出了很多,操心劳神不说,自己和家人还受到了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

调查取证的过程繁杂琐碎,面对原被告双方反反复复的倾诉,她把自己当成一块“磨刀石”耐心进行打磨,不厌其烦地向她们进行一次又一次的释法说理,努力做通双方的工作,争取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案件宣判后,龙大娘拉着朱明来的衣袖不肯松手:“妹子,多亏你给我做主啊!这个‘妹子’说话好听,讲法也讲理,不嫌弃我们啰唆,是个好人!”

扎根基层,朱明来脚步不停,搭建起通往民心的桥梁,保持司法与群众“零距离”,正如她所追求的那样:“法官要立足法律和人情的‘两个视角’审理案件,把多元解纷贯穿始终,把释法析理贯穿始终,把刚性法律条文与人性化调解灵活运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期待。”


正文结束
来院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