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 挥手作别
回望2022
“行走的天平”
平凡里藏着感动
温暖中充满力量
感谢每一个善良、有爱的你
2023,行走天平,步履不停……
“行走的天平”,是六合法院自2018年开始实施的六合区法律服务全覆盖计划。六合法院在聚焦审判执行主责主业的同时,围绕便民利民、智慧共享的目标,创新性成立了法律志愿服务组织——“行走的天平“,并通过法律课堂、法官宣讲团、法官工作室、巡回审判等深受群众喜爱的“送法”活动,让法律进村、入户、到人。
“行走的天平“志愿服务队由30名优秀青年干警组成青年法官宣讲团,并在辖区挂牌成立了 33个法官工作室、巡回审判点;选任12名优秀法官担任全区部分街道法治副主任;选任8名中层以上院领导干部担任辖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
01
缘起,司法为民的初心
六合,地域面积1400多平方公里。面对路程偏远、行动不便的当事人,我院积极开展“家门口的诉讼服务”活动,打通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老年人行动不便,便将诉讼服务送到家中、床头、福利院;村民们出行不便,便将法庭开到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国徽挂在墙上,现场支起法台,广场法庭、板凳法庭,处处都有法官的身影。疫情期间,外地当事人不便来院,六合法院迅速将28个法庭全部改造成科技法庭,充分运用“互联网+”模式,通过12368服务热线、江苏微解纷、宁审通、在线立案、在线调解、在线庭审,天平“行走”在智慧平台上传承为民的初心。
02
追寻,司法为民的匠心
将法治根植人心。“青年法官宣讲团”定期前往学校、社区、企业开展法治课堂,培养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理念。在横梁街道、程桥街道设立的法治副主任运用法律帮助街道、社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升基层组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少年法治守望计划”“百名法官进校园”,则将法治的希望种进少年的心田。在金牛湖风景区、案件频发高发社区等地设立33个巡回审判点,定期开展巡回审判活动,既能“审理一件、教育一片”,更让老百姓见证司法、参与司法、感受司法。
将纠纷止于萌芽。结合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六合法院通过“行走的天平”整合了人民调解、律师调解、人大代表调解、专业调解、苏皖边界联调等各类组织参与矛盾纠纷诉前化解,既减少当事人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更减少矛盾双方的情感对抗。五年来,诉前成功化解各类简易纠纷13000余件,为当事人节约诉讼费近200万元,相关工作经验先后被省市法院评为司法改革典型案例。
03
坚守,司法为民的恒心
行走的天平,开始于2018年,走过了2019、2020、2021、2022年,正走进2023年,还将与一代又一代新六合法院人,走向远方、走进未来。
微光星火,汇成银河。行走的天平,用法院人的专业、真诚与笃定,赢得了群众的信赖与好评。2020年,该院立案庭被团市委评为“南京市青年文明号”;2021年,青年干警王佺被南京市总工会评为“市优秀职工志愿者”;2022年,“板凳法庭”工作方法被最高人民法院及共青团中央点赞推广。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以法律彰显公平正义,用奉献诠释初心使命,他们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俯下去的是身板,立起来的是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