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

请稍候,正在加载页面……

详情

首页普法专栏行走的天平详情

人大代表特邀调解员助力“懂事娃”安心上学

发布日期: 2022-09-13 浏览次数: 162

“感谢人大代表和法官帮助我们家解决了这个麻烦事,这下我终于能安心去上学了!”19岁的小潘在临开学的前一天向帮助过他的办案法官和人大代表送上锦旗表示感谢。

南京六合法院近年来积极探索人大代表参与多元解纷新模式,不断提高调解实效,真正实现人大代表在解纷中以“身份公信”“专业公信”“知识公信”凝聚司法公信,取得了显著成效。

9月1日,小潘终于安心地登上返校的列车。

01

家住南京六合的小潘,今年19岁,正在上大二。

小潘父亲和爷爷在他年幼时就相继去世,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就只剩下尚在求学的小潘、劳劳碌碌的母亲和奶奶相依为命。

好在作为家中唯一“男子汉”的小潘踏实懂事,考上大学后的寒暑假也奔波在外、身兼数职赚取学费。

七月某天的早晨,小潘像往常那样早早地起床,开始忙碌的一天。没承想,刚坐上公交车就接到了交警的电话,年近七旬的奶奶遭遇了车祸,身受重伤正被送往医院。

潘奶奶的伤可不轻,诊断结果是:闭合性颅脑损伤重型,脑挫伤,创伤性硬脑膜下出血,创伤性蛛网膜下腔血肿,细胞性脑水肿,颅骨骨折,肺部感染,肋骨骨折。

面对重伤在床的奶奶,泪眼涟涟的妈妈,小潘只能把自己的手足无措藏起来,像大人一样扛起这个家,一边继续兼职,一边去医院陪护,还得奔波奶奶的赔偿事宜。

根据交警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和司法鉴定意见,事故原因是肇事者老曹驾车进入道路时观察不力,未让在道路内正常行驶的车辆优先同行,承担事故主责。

事发后,老曹把潘奶奶送到了医院,垫付了部分费用,后续就称再拿不出钱了。小潘和母亲多次与其沟通,老曹表示能力有限已无力再垫付。面对尚需治疗的奶奶,无力感充斥着小潘的心头。

02

孩子,你奶奶被撞了拿不到赔偿,没钱交住院费吗?去法院打官司吧,让法官帮你要赔偿!

隔壁床的老大爷给小潘支招。

去法院?打官司?这可是19岁的小潘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

在网上了解了诉讼相关程序后,诉讼程序需要的时间成本让即将开学返校的小潘犯了难,无奈的他来到六合法院寻求帮助。

法官,我想打官司,我奶奶被车撞了,现在还躺在医院,肇事者不愿意再出钱给我奶奶治疗,可我马上就要开学了,我应该怎么做啊?

看着这位焦急的大男孩,立案庭法官刘小梅在了解到小潘的奶奶急需治疗而小潘也即将开学的具体情况后,当即决定为小潘开辟“绿色通道”,为病床上的潘奶奶提供上门立案服务,减轻这个特殊家庭的诉累。

次日,刘小梅带着立案的材料,来到了潘奶奶所住的医院,陪同的还有一位人大代表。

原来早在2021年,六合法院就建立了人大代表调解室,邀请部分基层工作能力强、政策理论水平高、有一定法律知识的人大代表作为特邀调解员入驻参与调解。

考虑到这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刘小梅将潘奶奶的基本案情发在人大代表调解室的工作群,人大代表史朝杰主动提出愿意加入这起案件调解,为这个低保家庭提供帮助。

03

立案当天,潘奶奶的案件流转到六合法院城东法庭道交团队法官助理田奇的手上。田奇在接收电子卷宗后,立即电话联系原、被告,向双方当事人了解基本案情,希望和人大代表一起促成双方通过调解解决纠纷。

8月31日,一场艰难的调解在六合法院人大代表调解室进行。态度坚决的老曹一家始终不同意调解方案,代表特邀调解员史朝杰利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反复地沟通、劝解。经过一下午的说理释法,肇事者老曹和家人终于放下戒备心理,同意在前期垫付部分医疗费的基础上,再分期支付1.2万元,双方达成和解。

经过司法确认的调解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这回你放心吧 ,后续我们还会尽可能地给你提供一些帮助。

从立案到结案,只花了两天时间!上门立案、法官主持调解、代表协助调解,让这个不幸的家庭重新燃起生活希望。这样的事例,在六合法院比比皆是。

立案庭庭长甘晶介绍说:“人大代表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群众基础好、社会威望高,公信力强,同时熟知当地风土人情和社情民意,有了他们的热心调解,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具体案情,六合法院邀请人大代表参与到案件调解中来,建立人大代表工作室,具体承担案件调解、信访化解、见证执行、监督司法等工作,常态化参与案件调解工作,通过外在动力,助力矛盾化解,走出了一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特色创新之路。

一年来,由人大代表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的案件就有 116件,形成了“纵向全流程、横向多领域”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的人大代表参与解纷机制。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扩大人大代表参与法院工作的覆盖面,吸引更多的代表参与到案件调解中来,深度参与法院工作。同时,不断丰富人大代表监督法院工作的途径和渠道,积极主动接受监督。”六合法院副院长周庆兰说。

正文结束
来院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