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完善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困境儿童的关爱照护和司法保护,推进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5月27日下午,六合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联合南京市六合区龙池街道民生服务部举办协作共建签约仪式。六合法院副院长李伟伟、六合法院关工委副主任李家林、龙池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兆梅、龙池街道党工委委员、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卞晓亮、龙池街道民生服务部部长王红梅及区民政局、龙池中心校、妇联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共建活动。
会上,六合法院副院长李伟伟、六合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徐成琼与六合区龙池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卞晓亮、龙池街道民生服务部部长王红梅共同签署了《茉莉心雨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龙池分中心合作共建协议》。
随后,六合法院副院长李伟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卞晓亮共同为 “茉莉心雨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龙池分中心”揭牌。
龙池街道工委副书记李兆梅表示,茉莉心雨家庭指导中心龙池分中心的成立是促进街道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的又一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引导督促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的又一有益尝试,阵地协作共件后,街道能够充分借助法院的专业力量,加强对未成年人权益侵害案件的预防和干预,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六合法院副院长李伟伟表示,茉莉心雨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对未成年人的普法宣传、教育挽救、法治干预等有良好的工作经验和基础,而龙池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在心理疏导、社工关怀等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因此,双方共建茉莉心雨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龙池分中心能够各展所长,优势互补,更好地保护龙池街道困境、留守儿童的权益,助力其健康成长。
活动现场,大家对此次签约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龙池街道相关负责同志也针对自己在困境、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困惑,与六合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徐成琼进行了深入交流。
据了解,龙池街道辖区人口16万人,共有8个村(社区),其中5个城市村(社区),3个涉农村(社区),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周末父母”而导致的家庭教育不力或者疏于管教的情况。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六合法院以龙池街道为全区困境、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和预防犯罪机制建设示范点,探索建立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合法权益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关爱保护司法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关爱服务能力和源头治理预防能力,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困境儿童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
《协议》指出,困境、留守儿童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心理感知表象化、注意力不稳定、自我控制力差,易受到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六合法院将进一步立足审判职能,加强诉源治理,实现涉困境、留守儿童审判工作的前置与延伸,积极预防、发现、依法处置侵害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对父母不履行教养义务的家庭适时进行预警介入、个案跟踪,对其下发家庭教育指导令,链接适当的司法及社会资源进行帮扶,促进儿童全面健康成长、督促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提升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素质。
此外,根据《协议》规定,双方将立足各自职能,坚持优势互补,形成阵地联建,通过“心灵守望”计划广泛汇聚力量,为辖区内的中小学生和困境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与支持,为其所在家庭提供家庭教育、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多方面的资源;依托辖区内的社工、群团工作者等社会支持力量,有针对性地通过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改善涉案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环境并提供帮助,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青少年法治宣传和犯罪预防、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切实帮助困境、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共同构建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协议》要求采用法治讲座、座谈会、模拟法庭及法院开放日、旁听庭审、家庭走访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困境、留守儿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法律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困境、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
不仅如此,会议还就共同承担困境、留守儿童司法保护政治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协作开展普法教育、社会观护、家庭教育指导、经验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确定了司法合作着力点。
转自《江苏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