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五拼五比晒五榜 戮力同心促发展”竞赛活动实施方案》部署,落实市法院深入推进多元解纷攻坚行动要求,4月6日,六合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发布典型案例,并举行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聘书颁发仪式。
六合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劲松,区人大监察和司法委主任委员杨荻蓉,区司法局副局长卞有林,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周庆兰,区法学会副会长苏太勇出席会议,媒体记者代表、特邀调解组织负责人、部分特邀调解员、人民调解员参加了本次发布会。
发布会开始后,参会领导为2023年六合法院续聘的特邀调解组织和调解员代表颁发聘书。
随后,六合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劲松介绍了六合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做法。
王劲松院长提到,近年来六合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诉源治理效能更加突出,打造“板凳法庭”工作品牌,借助当地现有设施,搭建由“国徽+板凳”等基本硬件组成的“板凳法庭”,现场化解纠纷,相关做法多次被《人民法院报》报道,“板凳法庭”工作品牌被最高人民法院及共青团中央推广。
纠纷解决体系更加完善。坚持把多元化解作为系统工作来抓,建立由立案庭牵头负责、各业务庭室配合的工作机制。完善《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调解员管理暨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诉前调解工作流程。持续增加联调共治力量,丰富多元解纷“菜单库”。在全市率先设立人大代表调解工作室,聘请人大代表作为调解员,参与诉前调解工作,相关经验做法被最高院、省法院刊载推广。成立律师调解工作室,与市、区律师协会共同有针对性地选任律师开展调解,对专业性较强的商事纠纷进行调解。完善行业调解,与住建局、司法局、人社局、总工会、市场监管局、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建立类型化纠纷调解室,形成联动化解机制。
智慧诉服水平明显提升。六合法院全面推进一窗集成、一站通办、一号响应、一次办好工作,加强集成式诉讼服务建设,努力实现当事人“进一个门,到一个窗,办全部事”。目前,六合法院12368热线群众来访平均回应用时不超过0.5天,群众满意度评价达到95%以上。
六合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周庆兰发布六合法院调解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是不同身份的调解员,利用其各自特定的优势,精准调解,实现多元解纷、司法便民的典型案例:如人大代表调解员发挥接近基层、了解社情民意的天然优势进行调解,普通群众调解员发挥热心公益、讲情讲理的特点来进行调解,律师调解员利用其专业的法律知识对案情进行梳理,达成调解意见等。
最后,王劲松院长、周庆兰副院长详细解答了各家媒体关于“调解平台‘三进’工作给群众带来哪些便利”“老百姓在需要打官司时如何快捷寻求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力量的帮助”等问题。
今年是深入学习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20周年。下一步,六合法院将继续凝心聚力,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健全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坚持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引导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上及时高效解决,为维护群众权益、保障社会稳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