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

请稍候,正在加载页面……

详情

首页新闻动态图片新闻详情

金秋点赞!12345两通表扬背后的司法温度

发布日期: 2025-09-17 浏览次数: 24

“12345”热线是政府连接群众的连心桥。当这条热线传来声声赞扬,背后往往藏着暖心的司法故事。近日,六合法院接连收到两份来自“12345”平台的特别工单”——不是投诉,而是饱含真情的表扬信。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两个故事。

账本迷宫里的数字侦探

summernote-img张法官把账算得清清楚楚!她和蔼可亲,工作认真负责,为了我的案子加班加点让人感动!市民季某在热线里由衷感谢民二庭张杰法官。

这起案件源于复杂的借贷纠纷。季某与朱某本是朋友,自2022年起,朱某多次向季某借款周转,借借还还留下多张借条,累积金额超百万。2025年,面对朱某拖欠,季某诉至法院。

翻开卷宗,张杰发现难题:原告提供的6张借条内容与实际交付有出入,被告也对本金存疑。要理清这团乱麻,必须查清每一笔往来!张杰果断要求双方提交所有经济明细。面对如雪片般飞来的账单,她一头扎进数字海洋,逐笔核对。几个夜晚的挑灯夜战,错综账目终于厘清。

调解同样不易。季某希望一次还清,朱某坚持分期。张杰三次组织调解,如同拉锯战。分歧虽缩小,却在还款细节上卡壳。眼看调解无望,张杰转入判决程序。然而,细致查账发现关键问题:季某部分借款竟来自银行贷款!法律规定,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合同无效,这意味着约定利息不受保护。

summernote-img

电话那头的季某情绪激动,难以接受。张杰没有放弃。她深知这笔款项对季某的重要,也理解其失落的心情。连续两个晚上,她利用下班时间主动拨通季某电话,一遍遍耐心、温和地解释法律规定,用最通俗的语言讲清背后的逻辑和考量,站在对方角度分析利弊。这份春风化雨般的坚持与同理心,让季某从最初的抵触、不解,渐渐回归理性,最终心悦诚服地接受了依法认定的本息数额。季某的不理解平息了,取而代之的是对法官专业、细致、耐心与高度负责的深深敬佩。

毕业照尾款风波护苗记

summernote-img执行法官尽心尽责、行事果断,太感谢了!市民朱女士在12345热线中,点名表扬执行局法官助理丁汝露。一场因挪用孩子毕业照费用引发的纠纷,在他努力下圆满解决。

20244月,某幼儿园大三班29个家庭筹划拍毕业艺术照。家长代表朱女士受托管理款项,后因工作忙,在群内征得同意后将尾款6352元及后续事宜委托给另一家长陶女士。然而到了8月,影楼突然联系朱女士:尾款尚有3560元未付!朱女士急忙找陶女士,对方承认挪用款项并承诺尽快补上,但承诺如石沉大海。多次催讨无果,朱女士只得诉至法院。

案件进入执行,交到丁汝露手中。他第一时间组织协商。到院后,被执行人陶女士仍要求6个月慢慢还。丁汝露未轻信,迅速核查其财产,结果清晰显示:陶女士完全具备一次性履行能力!

summernote-img

面对拖延战术,丁汝露双管齐下:一方面,严肃阐明法律后果——“拒不履行?纳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甚至可能面临司法拘留!字字铿锵。另一方面,他巧妙切入情理:大家都是一个班的家长,真要上了失信名单,家长群里怎么议论?孩子以后在学校怎么面对同学?这番话让陶女士瞬间沉默,面露复杂。

法理与情理的交锋,击破了陶女士的心理防线。在丁汝露见证下,她当场筹措资金,通过微信将3560元案款一次性转给了朱女士。

“29个家庭为孩子准备的美好纪念,差点因这笔钱变成遗憾。朱女士事后感慨,法官把冰冷法律讲得透,更把暖心的道理说通了,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司法的力度和速度!

这两份特殊的工单,承载着群众的信任与肯定。张杰在借贷迷局中抽丝剥茧,守护契约精神与法律底线;丁汝露在执行困境中刚柔并济,呵护孩童纯真记忆与邻里信任。他们以专业与温度,让公平正义不仅闪耀于法槌之下,更浸润在百姓日常的获得感与安全感之中。这,正是法治温暖人心的生动诠释。

正文结束
来院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