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全力提升基层解纷能力,推动“融合法庭”顺利运行,近日,六合法院城东人民法庭联合辖区司法所对城东法庭工作人员、辖区司法所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30余人利用视频授课的形式进行“云端充电”。
会上,由金融借贷纠纷审判经验丰富的员额法官张杰担任辅导老师,就民间借贷纠纷多发的原因、借款合同成立要件、利息标准认定、借款合同无效情形及无效后如何处理等进行讲解,为基层工作人员顺利开展此类案件调解工作提供专业指导。
课后,大家在“云端”互动交流,法官对涉及的法律法规等进行了生动讲解,并针对互动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授课贴近调解实务,内容丰富多样、案例生动鲜活,既有法官对借贷纠纷相关法律知识的讲解,也有调解常用工作技能的指导,收获满满。
为了让“家门口式”的诉讼服务加速抵达基层“最后一公里”,六合法院将建设“融合法庭”作为“一把手”工程统筹谋划部署,围绕“需求优先,实效实用”的原则积极推动“融合法庭”在重要点位“落地开花”。经过精心筹备和细致安排,六合法院城东人民法庭率先在六合区雄州、龙袍、横梁、金牛湖4个街道设立了“融合法庭”并试运行。建成后的“融合法庭”把法院职能优势嵌入基层治理体系中,推动法治资源下沉。该法庭根据片区四个街镇案件数量、矛盾纠纷特点精心打造以“1+1+x”模式为核心的调解团队。
六合法院城东人民法庭副庭长王菲介绍说,所谓“1+1”,指一个法官作为联络员与街道、司法所“一对一”结对,为其提供法律支撑,而“X”则指行业、商会、人民调解员、乡贤等调解力量,有效整合各方解纷资源力量,形成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调解网络。对于辖区内涉诉矛盾隐患、苗头性问题等先行调解,认为需要法院指导和帮助化解的,通过“融合法庭”对接联系法官,进行线上“面对面”的答疑解惑,线下“手帮手”的指导服务,实现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
未来,六合法院将继续从加大“融”的力度、树牢“合”的理念、强化“法”的保障三个方向着手,不断推进“融合法庭”建设,通过庭所共建、专题培训、个案指导等形式,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不断提升指导调解的精准性、实效性与针对性,有效加强辖区多元解纷效能,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吸附在基层、化解在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