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排水、采光、噪音……相邻权纠纷常常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邻里关系处不好,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极大。
古有六尺巷——“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为化解邻里纠纷做出了榜样;而今有巡回法庭,法官进社区,普法解矛盾,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因房屋漏水引发的纠纷
王芳(化名)家住二楼,最近这一年,因为房屋漏水的问题她已经焦头烂额。去年,住在三楼的夏新杰(化名)在装修时不慎导致排水管破裂,生活污水渗漏到王芳家。不巧的是,王芳那段时间并不在家,没能及时发现问题。三楼的生活污水在二楼卫生间形成积水,并缓慢地渗透到了一楼顶板。一楼住户姚曼曼(化名)向王芳索赔财产损失费、鉴定费、评估费共计一万四千多元。王芳认为房屋漏水是三楼的夏新杰造成的,自己同样损失不小,不应该承担赔偿费用。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王芳卫生间长期积水、排水不畅,是导致姚曼曼房屋墙面、天花板受损的直接原因,因此姚曼曼主张王芳赔偿财产损失,具有法律和事实依据。王芳辩称房屋漏水是由三楼造成的,对此王芳可另案向三楼业主主张责任。随后,王芳向六合法院起诉了三楼住户夏新杰,要求他赔偿自己的损失。
法官耐心调解,减少当事人损失
承办法官刘家云多次勘查现场,确定了漏水的原因:由于三楼水管破损,污水一直从二楼渗透到一楼天花板。但是没有相关鉴定机构评估,二楼受损程度无法确定。刘家云以一楼住户姚曼曼的经历为例,耐心地为王芳和夏新杰二人分析利弊。“先前一楼花了一万多做鉴定,鉴定结果出来了,居然只有一千多元的财产损失。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不惜伤了邻里和气,最后反而扩大了损失,非常不划算。”刘家云说道。
经过刘家云的分析后,当事双方心中怒气逐渐平息。刘家云引导双方以冷静理智的方式看待问题,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化解矛盾。
承办法官说道:大家都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没必要为这点小事伤了邻里和气。你们各退一步,这件事就能很简单地结束了。在刘家云的积极调解之下,双方达成赔偿协议,夏新杰当场支付王芳损失赔偿费一万元,此事圆满解决。
巡回法庭是指为方便人民群众诉讼,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当庭调解、当庭结案的一种审判方式。本案在当事人所在社区开庭,不仅为当事双方提供了便利,也让旁听的社区居民增强了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体现了司法公信力,打通了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