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上午,六合法院召开劳动争议审判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审判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现代快报、南京晨报、江苏经济报、南京日报等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
2021年以来,六合法院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法院的悉心指导下,在人社局、工会、街道等多部门的齐心协作下,依法履行审判职能,妥善审理劳动争议纠纷。近三年共审结劳动争议案件1590件,调撤率51%,发改率0.65%,绝大多数劳资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
审委会专职委员、城东法庭庭长张晓彬介绍,为维护广大职工和企业的切身利益,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六合法院妥善化解劳动争议,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01多措并举,促进全区劳动争议纠纷多元化解
一是以六合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为依托,构建多方联动机制。2021年5月,区委政法委牵头人社局、法院、司法局、总工会成立了六合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调处中心坚持资源共享、协调联动、优势互补,有序推进劳动争议源头治理和群体性纠纷的有效化解。成立以来,调处中心共受理案件3200余件,调解成功2200余件,其中群体性纠纷案件占70%,妥善化解了多起等群体性纠纷案件,为全区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发挥较大作用。二是指导基层调解组织前端化解纠纷。加强对街道社区人民调解员的指导,劳动争议审判专业法官每年至少两次为全区人民调解员授课,并不定时对个案进行指导,切实提高调解员专业能力,促进矛盾纠纷诉源治理。
02专业化审判,保障案件审判质效
高度重视劳动争议案件专业化审判,由本院城东人民法庭归口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推行劳动争议案件专业化审理。劳动争议审判团队内部实行繁简分流,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定期召开专业法官会议研讨疑难复杂案件,确保案件审判质量和裁判尺度的基本统一。
2021年以来,六合法院每年均有案例被评为“南京市劳动争议十大典型案例”“江苏省劳动争议十大典型案例”。
03加大重点领域及群体性欠薪纠纷化解力度
对建筑行业、装修公司等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纠纷给予特殊关注,开辟绿色通道,加强举证指导,帮助农民工维权,切实保障农民工的血汗钱。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酒店、旅游等行业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纠纷的调解力度,一方面切实维护劳动者获取劳动报酬的正当权益,另一方面尽力促成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调解,给予用人单位缓冲期,互谅互让,维护企业持续发展。
04加大对弱势群体维权保护力度
对于工伤职工、怀孕女职工、企业破产职工等弱势群体给予充分保护,积极引导弱势劳动者举证,支持依法维权。本院与区人民检察院签署了《关于建立民事支持起诉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搭建法检共同维护特殊困难群体合法权益的新平台,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加强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的协同配合,切实保障特殊困难群体合法权益。
05开展用工指引,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
召开专题讲座,加大普法宣传力度。2021年以来,走访辖区企业30余次,对签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工伤保险赔偿等风险点进行法律政策宣讲,向企业作出风险提示。引导企业加强劳动争议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学习,助推企业完善内部治理,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为辖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准确司法支持。
城东法庭副庭长王菲对六合法院审理的5起劳动争议案例进行发布,分别涉及疑似职业病劳动者权益保护、女职工生育权保护、被派遣劳动者被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经济赔偿金、劳动者伪造职业资质入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多部门联动及时高效处理辖区群体性纠纷。
下一步,六合法院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延伸审判职能,坚持能动司法,夯实诉源治理工作成效;坚持平等保护理念,保障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加强司法服务保障,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贡献司法力量。